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贵州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实战任务中突出“强” 近年来,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生态环保铁军作用,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实战任务中突出“强”

近年来,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生态环保铁军作用,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的准备、“强”的举措,奋力交出“好”的答卷。

监测人员在万峰湖船载实验室开展应急监测。

监测数据“准”。严格“六个统一”要求(即统一工作调配、统一监测方法、统一监测器具、统一质量控制、统一数据报送方式、统一“对外”联络方式),重点对现场实验室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统一标准要求,在专项监测方案中制定“日常情况”和“加密情况”的应急监测内容,在确保时效性的基础上科学准确开展相关质控措施,有效避免采样过程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人为误差,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分析环境应急监测数据近70,000个。

监测人员连夜进行样品分析。

2022年以来,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对4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组织开展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和处置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大力推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其中,六盘水市某煤焦化有限公司洗油泄漏事件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肯定。

在组织准备上突出“实”

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一面是山清水美、风景如画的灿烂“黔”景,另一面是溶洞密布、沟壑纵横的生态环境,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应急处置难度大大提升,需要强大的生态环境监测力量支撑。

复盘推演“活”。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加强日常应急监测复盘推演,深入解读典型案例,剖析如何依据水文、地质及气象等要素科学制定应急监测方案,以及合理确定应急监测目标,不断增强对应急监测的启动、应急监测方案的编制、监测数据的分析、污染态势的研判、应急监测的终止等环节的全面掌握,持续提高应急监测响应能力。2022年以来,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安排,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关同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复盘推演2场次,为全国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提供“贵州经验”。

接下来,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机制,夯实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基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图/文 杨霖)

监测人员针对六盘水市某煤焦化有限公司洗油泄漏事件设立现场实验室开展应急监测。

人员配备“齐”。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联动”原则,从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支援事故现场,适时开启“轮战”模式,强调人员配备的及时性、合理性、有效性,确保第一时间落实应急监测任务指令,确保及时对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进行全天候连续跟踪监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人员近35,000余人次。

在结果运用上突出“好”

物资保障“全”。按照“就近调配、物资整合”原则,全面统筹调配全省范围内应急物资资源,快速从事故发生地周边市、县调集应急监测设备及试剂进行统一管理,及时补充所需试剂,充分保障监测试剂及耗材充足并能正常使用。同时,按照“用1备1”的原则在事故现场实验室存储玻璃分析器具,并按规范对采样瓶及时进行清洗,保障监测所需器皿数量和质量;定期校准、核查、维护分析设备,保障分析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工作行动“快”。接到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后,迅速组织力量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及时编制应急监测方案、搭建现场实验室,对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分级分区的工作任务细化,形成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快速高效推动应急监测工作。遇到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面对每天需完成上百个监测数据的高强度任务,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提升应急监测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力跑出应急监测“加速度”。

实战练兵“狠”。按照“平战结合”应急管理要求,强化“以战代练”的工作思路,聚焦每一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实战训练,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过程中,省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同志亲自靠前指挥,市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同志全程主动“作战”,通过数据分析,推演“污染团”迁移态势,会商“污染事故”发展趋势,综合分析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断调整优化应急监测方案,大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积累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网址: http://www.zghjjczz.cn/zonghexinwen/2022/1013/1071.html



上一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开展辖区内重要河流
下一篇:环境减灾二号E星成功发射

中国环境监测投稿 | 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 中国环境监测版面费 | 中国环境监测论文发表 | 中国环境监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环境监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